首页 > 观点文章 > 老鬼谷理论:人心人性的三大公理

老鬼谷理论:人心人性的三大公理

人心人性,一个是先天之本能,一个是后天之教化,想完全分清哪些是人心,哪些是人性不太容易,但将两者糅合在一起,总结出一些规律来,并不困难。下面,老鬼谷给出人心人性的三大公理。

所谓公理,就是大家都认可,但还说不出理由。

公理一、所有人都是魔佛一体,正邪兼具。

老鬼谷理论:人心人性

解释: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,好人也有坏心眼,坏人也有好心眼。刺激他的佛性,他就是佛,刺激他的魔性,他就是魔,所谓,“钓鱼在于投饵,钓语在于发端,钓人在于顺心”。人心是正的,人性是邪的,人就是人心和人性的混合体,不存在只有人心没有人性,或者只有人性没有人心的极端情形。

所以,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”才是符合人心人性的,这也是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心理学基础。

老子的“以德报怨”,就是教给我们的一种唤醒善性的方法。你能以德报怨,就能让不善的人感到愧疚。

公理二、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交换

所有人都是用自己有的东西与需要的人交换自己没有的东西,自己什么都没有,不可能换来别人的东西,因为怜悯不算东西。同样,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,包括既没有财富也没有智力和体力,是没有人愿意搭理的,因为他没有交换价值。

人在世上混,你首先要想好用什么与他人交换,或者金钱,或者智力,或者体力,或者技术,或者有被观赏玩味之处,以上这些都可以称为资本,如果没有任何可交换的资本,就不要参与社交,更不要幻想着“资源整合”。

公理三、谁能让我活的更好一点,我就亲近谁。

这是选择交往对象的根本标准。人的一生,因为时间精力有限,是交不了多少朋友的,所以总是选择交往对象。有的是自己嫌弃别人,有的是别人嫌弃自己,这些嫌弃者,都是怕累赘自己,而巴结别人的人,都是认为能帮到自己才会巴结。

对于一个缺钱的人来说,谁能给他带来钱,他就愿意与谁交往;对于一个富豪来说,谁能让他愉悦,他就喜欢谁,所以,活的好一点,包括满足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。

以上就是人心人性的三大公理,认清这三大公理,真假立辨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