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观点文章 > 认清“人心人性”,才是真正懂“政治”的人

认清“人心人性”,才是真正懂“政治”的人

《方墉新学》中,有一个重要的贡献,就是把“人心”和“人性”分开了,原因是分开之后,才能更好地分析一个人的思想动态。

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,什么是人心?什么是人性?

所谓人心,是指人的先天之本能;所谓人性,是指人的后天之教化。作为动物的人,寒而欲暖,劳而欲休,饥而欲饱,是与生俱来的,是不需要教化的。当然,人是一种高级动物,除了上面的动物需求以外,还有区别于一般动物特殊的需求,即精神方面的需求。

认清人心人性,对于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,具有很好的工具作用。

 

一个人说出来的话,如何判断是真话还是假话?如果弄清了人心和人性的区别,就很容易判断了:符合人心的是真话,符合人性的是假话。

下面,我们就总结一下,人心和人性各有哪些特征。

一、人心的三大特征。 

1、敬畏生命

敬,是指敬重生命价值。畏,是指害怕失去生命。人好不容易来到世上一趟,每个人都想价值最大化,所以,只要能工作,都会干到生命的最后一息。没有任何人自动退出历史舞台,这就是马斯洛理论的最后一层,“自我价值实现”。

害怕死亡,与“敬重生命”有关,没有了生命,一切需求都化为乌有。所以,怕死和价值最大化,都是人心。

但是,事实上也有很多不怕死的,比如战争年代。人为什么不怕死呢?这要分两种情况,一种是在生死两可的情况下,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死,比如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者,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,毅然决然选择了死亡。这是党的教育的结果,属于人性。另一种情况,就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,反正是死,搏一下或可能有生,这是“趋利避害”的产物,是“人心使然”。

2、渴望公平

俗话说,“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”,“公道自在人心”。无论是什么人,心中都有对公平的渴望。这是与生俱来,是人心。那些破坏公平的人,强辞夺理认为自己公平的人,是人性。

如果人心不渴望公平了,这个社会将毫无正义可言。

3、追求完美

人心无尽,好了还想再好,没有满足的时候。为什么会是这样呢?

人的生活需要圆满,但现实是不圆满的。这个时候,人就会萌生出一种想法,要是能补圆它,该有多好呀!这个能够补圆的“东西”,就是“理想”。

 

现实有多大,理想就有多大。所有的理想,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成长,这一点不是教育出来的,是人心里固有的,这是人心。所有超出现实的建议,对方都不会听从。

二、人性的三大特征。

1、人总是尊重成功者

简单说,人都有羞耻之心。但是,这个羞耻之“心”,其实是人性。因为小孩子最初是不懂得羞耻的,后来在大人的教化下,逐步有了羞耻之心。大人的羞耻之心,主要表现在“爱面子”上。所以,爱面子是后天形成的,因此,每个人爱面子的程度各有不同。爱面子既然是后天的教化,所以可以改变。我们应该做到的,就是满足别人的“爱面子”,尽量做到自己不爱面子。给他人面子,自己不要面子,这样的人就是“非常人”“非常人”成功的机会就比“常人”多得多。

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,人们发现,大家不约而同地,对职务高的,表示尊重,在商人中,人们也会对钱多的人表示尊重,尽管别人的钱与自己无关。我们把这种情况总结为“人总是尊重成功者”。其实,这个尊重,不一定是从心里发出来的,更多的是“给面子”,因此,这句话是人性。

2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程序

这个社会上有不讲道理的人吗?没有!绝对没有!你说对方不讲道理,对方也会说你不讲道理,其实根本原因是双方的道理不同。

人从小到大,由于父母的水平不同,所处的环境不同,接受的教育不同,会形成各自的思维定势,这个思维定势,在《方墉新学》里面,被称之为“思维程序”。每个人的思维程序都不尽相同,所以对待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就存在分歧。

思维程序由“维度”和“境界”构成。维度越多,境界越高,格局就越大。格局越大,考虑问题就越全面,越精准。所以,两个维度和境界相同的人,对问题的看法惊人的一致。

明白上面的道理,就能知道如何跟格局比自己大的人打交道,如何跟格局比自己小的人打交道了。

跟格局大的人,不要讲“我认为”、“我觉得”之类的话,而是讲“您觉得”、“您认为呢”之类的话。如果对说的话不明白,则虚心请教,不能反驳。

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,要降低自己的境界,耐心一点,否则,你以为他懂了,其实没懂。

冯梦龙在《智囊》这本书中说过:一操一纵,度越意表,寻常所惊,豪杰所了。意思是,抓住和放开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,平常的人感觉惊诧的,高端的人却一切明了。

3、忠诚来自于逐渐形成的信仰

下级习惯对上级表忠心,上级也希望部下对自己忠诚。但是,违反下面几条的,都是假忠诚。

第一,是否能给对方带来利益,带来利益的,有可能忠诚,带不来利益的,不可能忠诚。

第二,是否已经形成信仰。人都是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的信仰。如果没有形成信仰,则忠诚是假话。

第三,这个信仰是逐渐形成的,还是一蹴而就的,决定了忠诚的可靠度。逐渐形成的,可靠;一蹴而就的,不可靠。

总之,忠诚是存在的,但是只存在于逐渐形成的信仰之中。

 

因此,要培养忠诚的部下,就要慢慢地让他形成信仰。

以上,就是对人心和人性的解读。

结论:人心是真的,人性是假的,人心是可以相信的,人性则不可信。

我们把人心人性揉在一起,得出人心人性三大定律

定律一、人都是魔佛合一。

 

人身上既有魔性,也有佛性,没有完全的好人,也没有完全的坏人。看如何刺激他。用魔性刺激他,他就是魔,用佛性刺激他,他就是佛。不同的刺激,马上出现不同的反应,所以“人翻脸比翻书还快”。

定律二: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为了交换

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。人们付出的,总是想得到回报,如果得不到回报,他就感觉到不公平,认为不公平,心里就会有气,心里有气,就会找机会发泄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《方墉新学》提出了“为好为常”的理论,能让帮人者心里平衡。

“为好为常”,就是把接触过的人分为两类,一类是“为好之人”,一类是“为常之人”

所谓“为好之人”,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,也不论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如何,都坚定地为对方着想,为对方好,甚至于以德报怨。比如,家里的父母,自己的妻儿等。

 

所谓“为常之人”,就是别人如何对你,你如何对待别人,以直报怨。

<<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>>